內容來自YAHOO新聞
張大千畫法拍 不如青菜熱賣
中國時報【廖素慧、曹婷婷╱嘉市報導】
張大千的水墨畫在大陸創下2.5億人民幣的天價,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嘉義分署24日舉辦法拍會,有幅標榜是張大千的山水畫成為全場焦點,儘管畫裡有「作於六十九年、摩耶精舍」等落款字及「大千居士」鈐印,卻因未經專家鑑定真偽,雖有民眾喊價3萬,但未獲國稅局認定而流標,比不上同場拍賣的新鮮蔬菜搶手。
未鑑定 喊3萬流標
研究台灣美術史的權威、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蕭瓊瑞透過畫作照片判斷,這幅畫作的墨韻處理得不是很好,欠缺張大千創作一氣呵成之感,他認為就畫風、筆觸、墨韻判斷,這幅畫應非張大千真跡。
嘉義分署表示,這幅畫是位85歲的婦人,因積欠1.5億贈與稅而被查扣,並查封桃園等7縣市的21筆土地及珠寶、洋酒等動產,數南投小額借款次拍賣動產所得約150萬元,但不動產幾乎都流標,尚欠1600餘萬未繳清。
執行官江佳蓉表示,此幅山水畫規格約是138X70公分,從畫的落款及用印,以及另有一張女孩與掛在牆上的畫合照的舊照片佐證,研判此畫至少有30年歷史。張大千於1983年辭世,比對欠稅人的背景,嘉義執行分署推測可能是張大千晚年作品,但未經專家鑑定、鑑價,誰也沒把握。
詢問者多 出手者少
江佳蓉表示,未正式鑑價有3個原因,當初台北執行署執行黃任中案時,曾請故宮鑑價黃任中的藝術收藏,但故宮只鑑古物不鑑字畫,有此前例,故未尋求故宮協助;若找富比士等國際藝術公司鑑價,付不起昂貴的鑑價費,萬一是贗品更得不償失;且拍賣並非執行署的目的,欠稅人繳稅款才是目的。
江佳蓉說,未鑑價,也就沒有標底價,但欠稅人、移送單位國稅局仍有認定拍賣價格足以抵償稅款的權利,因最後一次喊價3萬元,未獲國稅局認定,這幅作品最後流標沒有拍出。
同場賣菜 婆媽搶翻台北缺錢
江佳蓉說,共查封欠稅人3幅畫,唯有這幅山水畫未能拍出;另欠稅人的媳婦曾提異議,宣稱這幅畫是她的友人寄放,暫時掛在婆婆家,並非婆婆的財產,令這幅畫的來源更引起注目。
嘉義分署昨天舉辦秋節法拍吉市,拍賣物品有汽車、藝品、字畫等29項,其中這幅張大千山水畫最受矚目,另有變賣物品服飾、家電、新鮮蔬果等,形成名畫與10元1把青菜一起喊價變賣的有趣場景。
畫作因真假難辨,有行無市,問「真的、假的」人多,出手者少,喊價1萬、2萬至3萬就後繼無力,結果流標;倒是青菜大俗賣,因正值菜價「夭壽」貴之際,婆婆媽媽搶瘋了,全數賣個精光。
新聞相關影音